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科学家发现促进燃脂信号分子 棕色脂肪能消耗热

来源:科学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08 04: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相关推荐 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是指动物体内呈棕色的脂肪组织。其中的脂肪细胞体积较小,胞质中有多个较小的脂滴,并有较多的线粒体;细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脂

相关推荐

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是指动物体内呈棕色的脂肪组织。其中的脂肪细胞体积较小,胞质中有多个较小的脂滴,并有较多的线粒体;细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脂肪细胞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中有较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在一些动物的幼体及成年啮齿类和冬眠哺乳动物的颈部和腋部分布较多,有时在成年家畜体内亦可发现。能产生大量热量、温暖流经其周围的血流,对维持初生和冬眠动物的体温有重要意义。

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超重和肥胖是影响能量平衡的主要原因,由解偶联蛋白调控食物诱发脂肪组织和肌肉的生热作用也影响能量平衡,它是额外的耗能并阻止超重和肥胖(Samec,1998)。吃相同的东西,有的人胖,有的人瘦,有些人虽然瘦小但食量却大得惊人,在相同低温环境下,有的幼畜死亡率很高,有的却表现出适应。出现这些差异与机体中棕色脂肪组织(brownadiposetissue,BAT)的差异有关。大量的研究表明棕色脂肪组织不仅具有御寒功能,而且还会燃烧多余脂肪和糖分,产生热量,防止体内储存过多的脂肪。

功能:

科学家发现促进燃脂信号分子

外表不同、结构不同,它们在能量代谢中所起的作用也截然相反。白色脂肪组织是能量仓库,它的作用是将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藏起来;棕色脂肪组织则是通过它细胞内大量的线粒体将食物中的能量转化成热能。棕色脂肪细胞的线粒体有一种称为解耦联蛋白1(UCP1)的物质,这种物质使得葡萄糖和脂肪酸分解产生的能量不能转化为ATP(为生物体直接供能的物质),而只能转化为热能。这就是为什么棕色脂肪组织较多存在于新生儿和幼小哺乳动物体内的原因:因为小家伙们刚生出来,身体的调节功能还比较差,不能通过“打哆嗦”(肌肉颤栗)这种方式产热来抵御外界的寒冷,所以需要棕色脂肪组织的帮助。打个比方来说,白色脂肪组织就好比被子,可以起保暖的作用;棕色脂肪组织就好比电热毯,通过产热来帮助机体抵御寒冷。

发现促进燃脂信号分子

棕色脂肪组织,是哺乳动物体内非颤栗产热的主要来源,对于维持动物的体温和能量平衡起重要作用,对幼龄哺乳动物尤为重要。

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前者就是我们通常认识的那种脂肪,广泛分布于皮下组织和内脏周围。棕色脂肪组织存在于人和所有哺乳动物体内,但主要是在新生儿和幼小的哺乳动物体内。

【来源:天气网】

脂肪

通常,脂肪细胞储存能量,但棕色脂肪则消耗热量。目前人类 的饮食热量越来越高,运动则越来越少,导致棕色脂肪细胞逐渐停止工作。另一方面,全球严重超重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在寻找能够刺激棕色脂肪,从而增加脂肪燃烧的物质。

这两种脂肪组织与白色脂肪组织既然都叫“脂肪组织”,它们的共同点当然就是细胞内都含有脂肪。它们的区别在于,棕色脂肪组织的细胞体积较小,细胞中脂肪颗粒较小,却含有大量线粒体,细胞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交感神经纤维直接到达棕色脂肪组织的细胞膜上。

减脂

天气网讯,对于减肥的人来说,听到脂肪两个字都烦,因为他们觉得,胖的原因就是脂肪过多,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脂肪都会导致肥胖,有的脂肪不仅不会胖,还会消耗热量。据悉,科学家发现促进燃脂信号分子,即棕色脂肪能消耗热量!这一发现将对减肥有重大的意义。

文章来源:《科学通报》 网址: http://www.kxtbzz.cn/zonghexinwen/2022/0708/1390.html



上一篇:探秘双星演化 科学家首次发现共有包层演化直接
下一篇:科学家证实我国云南虫为最古老的脊椎动物

科学通报投稿 | 科学通报编辑部| 科学通报版面费 | 科学通报论文发表 | 科学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学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